北极星环保网讯:近年来,我国诸多大中城市频繁发生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自2012年4月,“”概念首次提出以来,海绵城市已经成为政府城市建设重点推广的项目之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随着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第一批、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的公布,“海绵城市”已经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演进过程。
如此一来,城市建设不再只是“面子工程”,“逢雨必涝,城市看海”的困境也将有望摆脱。
海绵城市项目:落地开花,初显成效
截至2016年,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部公布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施规划。
三年实施计划试点区域总面积为435平方公里,预计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园林绿地、、水系整治等各类项目,总计3159个,总投资865亿元,每平方公里平均投资约2亿元。
截止至2016年5月,已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593个,占项目数量的19%;完成投资184亿元,占规划总投资额21%。部分已经完成的项目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环境、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以及公众认可等方面,初显成效。